首页

踩踏女奴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22:14:55 作者:福建永定:巧手绣香包 端午承古韵 浏览量:81075

  中新网福建永定5月29日电 (黄秋萍 吴宇梁 吴道明)当艾草清香漫过土楼天井,五色丝线穿梭于客家阿婆的指尖,一个个承载着千年祝福的端午香包,在福建龙岩永定土楼间悄然成型。

  作为客家人“五、八、腊”三大节庆之首,永定的端午节不仅保留着“粽子节”的传统,更以独特的香包制作、午时水沐浴、舞龙灯等习俗,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文化传承画卷。

当地村民们正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福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里。黄秋萍 摄

  “五月五,过端午,门插艾,香满堂,吃粽子,撒白糖,赛龙舟,喜洋洋。”5月28日,踏入龙岩市永定区洪坑土楼景区的“土楼王子”振成楼大院,一股清新药香扑鼻而来。院内长桌上,造型精美的香包整齐排列,当地村民们专心致志地穿针引线,将端午的美好祝愿一针一线缝进小小的香包中。

  据了解,自制中药香包是永定多年来的端午传统。这些香包内填充着艾叶、丁香、藿香等十余味中草药,经过七蒸七晒的古法精心炮制,再系上五彩绳结。在客家人心中,每一个香包都寓意着驱邪纳福,它们不仅是精致的装饰品,更是守护平安的护身符。

  “我特别喜欢这个香包!闻起来香香的,奶奶说戴上它,小虫子就不敢靠近我啦!”当地幼儿苏渠珉满脸欢喜地说。

  “老话说‘戴个香草包,不怕五虫害’。这香包既能安神驱蚊,又能传递心意、寄托祝福。”当地村民胡惠平感慨道,“现在市场上虽然也有香包卖,但亲手制作的才最有温度,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家人的牵挂和祝福。”

土楼人家给孩子洗午时水。 黄秋萍  摄

  在永定,端午节还有“卫生节”的别称。节日当天,天还没亮,家家户户就开始洒扫庭院,在门上悬挂艾叶、葛藤、菖蒲。同时,将悬挂数日的菖蒲、艾叶熬制成药汤——“午时水”,供全家洗浴。

  “挂艾叶、葛藤,是祈求平安顺遂;用它们熬水洗澡,能祛寒湿、避蚊虫、驱毒辟邪。”当地村民林日耕介绍,“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习俗,蕴含着养生的大智慧!”

  在土楼里,包粽子的传统更添温情。糯米浸透赤砂糖的甜蜜,五花肉裹着粽叶的清香,三代人围坐在土楼厅堂,长辈耐心地教晚辈折粽叶、缠棉线。村民们告诉记者,用山泉水浸泡糯米,采摘后山新鲜的粽叶,这样包出的粽子才有浓浓的“家乡味”。蒸笼掀开,白雾升腾,粽香与欢笑声弥漫整个院落。

  “在城里,端午好像只剩下超市里的速冻粽子。但回到永定,看着老母亲戴着老花镜缝香包,女儿跟着我们歪歪扭扭的包粽子,这才是记忆中完整的端午节,传统习俗就是我们客家文化的根啊!”返乡游子林诗怡说道。

土楼娃在土楼门前舞龙灯、哼唱端午童谣。 黄秋萍  摄

  暮色降临,土楼群披上金色的纱衣,孩童们吃着粽子、戴着香包追逐玩耍,药香、粽香与炊烟在青瓦白墙间萦绕。当现代社会逐渐将端午简化为消费符号,永定的客家人依然坚守着“五月节”的文化内涵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铁路部门加开高铁列车 看“中超”更便捷

中国艺术家美国纽约举办当代水墨艺术展

5月15日电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消息,2023年9月以来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人身保险“睡眠保单”清理专项工作。专项工作开展半年以来,完成有效提醒的保单共732.07万件,涉及保险金(现金价值)共计457.06亿元;消费者已领取权益的保单共180.49万件,涉及保险金(现金价值)共计109.54亿元,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财产利益和权益保障。

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

谢湜教授认为,原创的学术背后都有理论建构的雄心,要重视探索本领域的基本问题,否则就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学术原创,更谈不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。历史田野就是要深入当时当地,由简单文本出发的研究,深入到由人出发的研究,从“群像”回归到“个体”。徐英瑾教授则强调,科学哲学研究相关的文理交叉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,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更加聚焦问题本身而非学科。(完)

东西问|贾立:珠峰地区首次,中国科学家为何开展这项试验?

其中,莲花县充分发挥“侨企之家”载体作用,开展“进企访困”“普惠金融”等活动,解决企业问题诉求151个,调解涉及劳动、经济、合同等纠纷案件117件,在凝聚侨心侨力,助力家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侨力量。

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

3月10日,随着第一批待闸船舶下行安全驶出船闸,标志着黔江桂平大藤峡船闸结束为期20天的计划性停航检修,恢复通航,本次检修是船闸在61米高水位运行后的首次检修。大藤峡船闸是西江航线干线最后一批完成检修的大型船闸,恢复通航后,能够满足最高3000吨级船舶安全过闸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